全球首款大型货运无人机(全球首款大型货运无人机首飞成功)
党的十九大刚刚胜利闭幕,航空科技战线传来喜讯。10月26日,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和朗星无人机公司作为总体单位,联合航空工业618所、中电54所、航天773所、西工大等单位研发的大型货运无人机 AT200 在陕西蒲城内府机场完成首飞,标志着全球首款吨位级货运无人机诞生。
当日中午12时, AT200 飞机驱散重雾,一飞冲天。飞机经过滑跑、起飞、爬升至预定高度后,进入巡航段并盘旋两周,随后进入着陆航线平稳着陆,整个飞行过程持续26分钟,全程飞机状态稳定,航迹跟踪精确,达到设计要求。
AT200 无人机配备了先进的飞控系统和指挥系统,彻底摆脱了对飞行员的依赖,在指控中心即可实现飞机“一键自主起降”,还可同时控制多架无人机。期间只需监控无人机的状态,必要时由无人机飞控手进行简单的操作即可改变飞行状态,极大地降低了货运成本和无人机操作难度。
该款无人机以 P750XL 为原型机进行无人化研发设计,搭载加拿大普惠公司生产的最大750轴马力的 PT6A 涡桨发动机,突破了有人机改无人机总体设计、飞机-发动机-控制系统匹配、飞机气动参数辨识、全机质量特性测试和系统综合测试等关键技术,具有货运载荷大、续航时间长、起降能力惊人等独特的性能优势,市场前景和商业价值潜力巨大。
AT200 无人机全长11.84米、翼展12.80米、高4.04米、最大起飞重量3.4吨,可谓国内外民用无人机领域个头最大的家伙,其货仓容积10立方米,有效载荷达1.5吨,货运商载能力国内外首屈一指;其巡航速度为313公里/时,续航时间长达8小时、航程2183公里,实用升限可达6098米,即使在陆运交通不发达及多山的西部、高海拔地区,也可高效完成点对点的货运支线运输。此外,该型无人机在同级别的飞机中具有惊人的起降能力,满载货物时200米内即可完成起飞和着陆,能够在未铺筑的简易跑道甚至是土坡、草地上起降运行,解决了高海拔、山区等难以抵达地区的起降问题。
由于其强大的性能,该款无人机不仅可在野战机场条件下执行运输任务,为海岛物资运输保障特别是南海岛礁军事物资补给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一带一路”沿线的东南亚多海岛国家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短距离起降能力解决了海岛大吨位无人机的起降难题,对于无起降条件的海岛,研发团队在后续改型设计中将加设定点投放能力,投放精度可达半径5米内。
随着无人机环境适应能力的日益增强,已发展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急先锋,迅速渗透到不同行业。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遵循新时期办院方针,围绕如何打造寓军于民、惠及全国的物流配送体系,率先将目光聚焦到大吨位固定翼物流无人机的研制上。研发团队以支线客机为载体,利用一年多的时间,联合国内优势力量,快速建立起了智能物流无人机的设计、制造、测试规范和研制流程,首次验证了大型固定翼有人驾驶飞机改型为智能无人机的可行性。
工程热物理所、朗星公司、顺丰速递(集团)、北汽集团主要负责人和研发团队共同见证了 AT200 的成功首飞。各方表示将加强合作,推进 AT200 的适航取证以及后续的批量生产和商业运行。
空中飞行
起飞前准备
来源: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