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云顶酒厂三个牌子(云顶一杯酒,坎坷百年流(Ⅱ):风雨苍黄家族梦 下)

本文25/03/2020首发于「阅后即饮 AngeShare」,最后更新于05/05/2022。

上期回顾:

云顶一杯酒,坎坷百年流(Ⅱ):风雨苍黄家族梦 上7 赞同 · 5 评论文章

至暗之时

时钟拨到二十世纪上半叶,云顶蒸馏厂迎来了它的至暗时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清教传统下的禁欲主义与女权主义运动(Women‘s Christian Temperance Union)共同促成了美国政府颁布沃尔斯泰德法案(The Volstead Act),法案规定凡是制造、运输、贩卖酒精浓度0.5%以上的饮料均为非法,由此揭开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长达14年的禁酒时期(The Prohibition)的序幕。

嘉莉·内申是禁酒运动的标志性人物,她见到酒吧就进去砸坏镜子与酒瓶的行为成为女权的一种象征,图中手持利斧的女性就是对其经典形象的复刻,Currier Ives,New York,1874,Library of Congres

今时今日,饮家们可以在酒桌上津津乐道于禁酒令时期的奇闻异事以及随之催生的种种亚文化,但对当时的生产者来讲一战与禁酒令导致的需求萎缩是致命的,到1912年,整个镇子的年产量降至1904年的一半,随后数年间,坎贝尔镇原有的20多家酒厂一个接一个死去(The Campbeltown Demise),密契尔夫妇为谋求出路改用煤而非泥煤烘干大麦以使酒液更轻柔,要知道在历史上坎贝尔镇素以浓重的泥煤与烟熏而闻名,所以今日正统不在云顶,而在朗格罗。╯( ̄y▽, ̄)╭

其他酒厂并不具备同样的远见,而是降低标准生产更粗制滥造的产品来应对变化,致使那些调和大户对该地区失去了兴趣,云顶无奈之下将自己冠上「西部高地」之名来避免被人联系到那些便宜亲戚,那些90年代发行的单桶本地大麦的酒标上仍然保留着这段历史。

紧接着1824年9月白马(White Horse)蒸馏所对半死不活的哈索本(Hazelburn)完成了腰斩式收购,格兰盖尔在1925年被威廉以300英镑的价格出售,停止经营,只剩下云顶,格兰斯柯蒂亚(Glen Scotia)与瑞克拉肯三家蒸馏厂。其中云顶亦于1926年被迫停产,直至1933年禁酒令废除才重焕生机,而瑞克拉肯在1934年同样无法逃避结束营业的命运。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代威士忌重镇竟沦落到只剩下两家蒸馏厂形影相吊的地步。

二战后,苏格兰威士忌(Scotch)迎来了第二次大爆发,然而,热闹是斯佩赛(Speyside)的,坎贝尔镇依然在沉睡 。之后受第二次石油危机与国际经济下行的影响,云顶于1979至1987年期间再度停产,可以看到,当时以重泥煤烘麦二次蒸馏实验性生产的朗格罗仅在73/74生产了数百桶,直到87年才再次复兴,另一个值得玩味的是九十年代凯德汉装瓶了十数支85年蒸馏的云顶。同期苏格兰各家独立酒厂的日子也不好过,相继被保乐力加(Pernod Ricard)、日果(Nikka)等国际烈酒企业一一收入彀中。此时英国境内亦有联合酒业集团(Distillers Company Limited),联合酿酒集团(United Distillers)等巨头,威士忌业大洗牌后,独立酒厂的日子愈发艰难了。

风云再起

当二十一世纪的曙光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普照到苏格兰冰冷的广袤大地,多年以前通过那个只身负笈重洋、迎娶苏格兰婆娘的年轻人在遥远东方播撒下的种子亦有破茧成蝶之势。然而,坎贝尔镇的出路依旧散佚在一间间烟火寥落的厂房中,让人无法捉摸。

格兰斯柯蒂亚酒厂航拍,Whisky Intelligence

第二次石油危机过后,云顶于1987年再次复产,而到了1998年,整个坎贝尔镇上就只剩云顶一家蒸馏厂还在坚持生产。虽然第二年罗曼湖集团(Loch Lomond Group)重启了那个著名的闹鬼酒厂——格兰斯柯蒂亚(Glen Scotia),不过因为市场原因,酒厂并未满功率生产,其一对蒸馏器理论上年产量可达75万升,而实际只得十万出头,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依旧处于关闭状态。只有云顶的员工定期过去少量蒸馏,生产总监(Director of Production)弗兰克·麦克哈迪(Frank McHardy)坦言,「之前所有者装瓶的威士忌质量不佳,因此云顶的酿酒师愿意为其提供帮助以促进城镇和地区的发展」,往日帝国仅剩的两个传人相依为命。

传闻每到日暮时分,投湖自尽的格兰斯柯蒂亚首任厂主的幽灵就会出来检查新酒的质量,或许这就是他们从不996的原因吧,Whizzky

1998年,苏格兰威士忌协会(Scotch Whisky Association)当时正在着手修订《Scotch Whisky Act 1988》,在调研后认为云顶和格兰斯柯蒂亚不足以支撑起一个产区的风味多样性,做出了撤销坎贝尔镇产区的决定,将两家酒厂一并划入高地区(Highlands)。

这对世代砥砺前行、坚守坎贝尔镇荣耀的云顶酒厂无疑是个沉痛的打击。但是时任蒸馏厂经理的海德里·赖德(Hedley Wright)却发现同期的低地区(Lowlands)也只不过运行着磐火(Bladnoch)、格兰昆奇(Glenkinchie)和欧肯特轩(Auchentoshan)三家酒厂,不禁设想:是不是只要镇上再有一家酒厂,就可以保住坎贝尔敦产区了呢?

今日坎贝尔镇硕果仅存的三家酒厂,Inside the Cask

通过对坎贝尔镇多家废弃蒸馏厂的考察,赖德先生最终锁定了同样由密契尔家族创建的格兰盖尔蒸馏厂——他应该要管其创始人威廉·密契尔(William Mitchell)称呼一声曾曾叔叔。

历史上格兰盖尔酒厂由于受一战和禁酒令影响,曾于1919年被打包出售给西高地酒业集团(West Highland Malt Distilleries Ltd.),其打算将厂房翻新后重新投入运作,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席卷全球的二战让一切戛然而止,于是5年后酒厂再以350镑的价格转手,并在1925年完全关闭,同年4月8日库存亦拍卖一空。

57年的时候,另一家调和酒商坎贝尔·亨德森有限公司(Campbell Henderson Ltd.)曾有一份25万英镑的改建计划出炉,甚至已经向当地政府提交过申请,可惜,亦是没能打破命运的魔咒。接下来的时光里,建筑物被用作当地来福枪俱乐部的训练靶场,仓库,动物饲料的办公室以及最终的农民合作社,不可谓不命途多舛,但竟然奇迹般的保持了完好。

从Ben Wyvis酒厂接管而来的蒸馏器,Whisky Reviews

很快,2000年赖德先生以3万英镑从合作社手上完成回购,他得到的除了建筑本身,还有数千只栖身期间的鸽子与它们的排泄物,于是时任酒厂生产总监一职的弗兰克·麦克哈迪启动了酒厂的翻新工作。

由于资金紧张,不得不用四处淘换来的二手设备来修修补补,弗兰克可谓是苏威行业的传奇老将了,他早年是从加入因弗戈登(Invergordon)蒸馏集团开始自己的威士忌从业生涯的,而在1965年因弗戈登创建了本外维斯(Ben Wyvis)酒厂,不过1977年就关门了。于是这次他便通过自己与老东家的关系,为格兰盖尔购入了本外维斯废弃的烈酒保险箱和壶式蒸馏器。当然,其在Forsyth’s铜匠世家的帮助下进行了微整,包括将原蒸馏器高度消减了一些,并提升了林恩臂的角度,以增大蒸馏器内酒液回流。此外还有来自克莱嘉赫(Craigellachie)捐赠的一台刚淘汰的Bobby麦芽研磨机,等等。

翻新后的格兰盖尔酒厂,The Clydeside Distillery

终于在2004年3月7日,一个明媚可爱的春日,沉寂了将近80年的酒厂酿出了重生后的第一批新酒(New Make Spirit),这也是苏格兰新千年来“诞生”的第一家蒸馏厂。

当然,正事儿不能忘,格兰盖尔刚刚复产,赖德就找到了SWA申请恢复坎贝尔城产区,SWA派了一行人到格兰盖尔考察了一番,最终同意了赖德的请求。

花开并蒂

可蓝

格兰盖尔蒸馏厂虽然成功恢复生产了,然而一波三折的是,由于酒厂长期以来经历过多次转手,格兰盖尔的商标和厂房竟然是分离的。

原来,1941年的时候格兰盖尔及品牌被Bloch Bros集团收购,那时BB也同时是格兰斯柯蒂亚的东家,BB当时将格兰盖尔威士忌品牌挂在了格兰斯柯蒂亚名下。格兰斯柯蒂亚1954年被BB出售给了Hiram Walker,此时格兰盖尔酒厂原址仍未被BB出售,从此以后格兰盖尔酒厂与格兰盖尔品牌就分崩离析了。随后格兰帝带着格兰盖尔品牌几经周转,于1994年被Glen Catrine Bonded Warehouse Ltd.收归麾下,而GCBWL当时也是罗曼湖(Loch Lomond)酒厂的东家。

俄罗斯套娃之——当Logo照进现实,John Mcfadyen摄

1990年代中期的时候,罗曼湖想要与Fraser MacDonald Distillery Co. Ltd.(现已倒闭)合作推出一款调和威士忌,并急于为这款威士忌取个品牌名。罗曼湖想起了还在格兰帝手里握着的品牌——格兰盖尔,就通过GCBWL在集团内部调剂了一下,将格兰盖尔品牌划归到了罗曼湖旗下。罗曼湖随后几年便用这个品牌推出了自家的调和威士忌——GlenGyle 8年。

在与罗曼湖集团谈判未果后,密契尔家族决定重新创立了一个品牌可蓝(Kilkerran),用以发售酒厂复兴后的新品,毕竟以Glen开头的标志来卖酒向来就不是坎贝尔镇的做派嘛。

人家才不是猪鼻子呢

可蓝这个名字来自苏格兰盖尔语(Gaelic):Ceann Loch Cille Chiarain,直译为湖尽头的圣基兰(St. Ciaran)教堂,其由来可追溯至公元六世紀,爱尔兰十二使徒之一的圣基兰于此登录苏格兰传教并为此地命名,坎贝尔则是直到17世纪才得名于阿盖尔伯爵(Earl of Argyll)——the Chief of the Clan Campbell。

徽标则取材于长街上那座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洛恩与低地区联合教堂(Lorne and Lowland Parish Church),教堂于1872年根据约翰·伯内特(John Burnet)的设计建造,它的钟楼是镇子著名的地标。

WIP大家族

作为千禧年后第一家新酒厂,毫无库存可言的格兰盖尔决定在初期只推出阶段性装瓶,即Work In Progress(简称WIP)。WIP系列每年的酒款都略有不同,到15年时已经出了七个批次,仿佛在对饮者说,我虽然还没有准备好,但我在一步步的成长,你要不要试着来了解下我呢。而当第一个老化的木桶达到10年时,WIP这个名字就被丢弃了,此后的装瓶是可蓝10。

紧接着在16年时,酒厂首款常规酒款——可蓝12年终于上市了,以70%的波本桶和30%的雪莉桶混合而成,此后相继在2017年推出桶强8年,2019年推出重泥煤(Heavily Peated)。

进化吧!Kilkerran兽

至今格兰盖尔面世的酒款虽然不多,但从各方评价来看,浓郁,复杂,多层次和重口味已经成为其身上闪亮的标签。背靠云顶,却走出了一条独立于Springbank与朗格罗的道路,其未来想必会更加不可限量。

凯德汉

目前云顶蒸馏厂归属于母公司J&A Mitchell & Co. Ltd,主理人为密契尔家族第五代传人,和格兰花格(Glenfarclas)同为当今苏格兰寥寥无几的、一直由创始家族持有并营运的蒸馏厂。

公司旗下还同时运营着一家制麦场,一家独立装瓶商(Independent Bottlers)威廉·凯德汉(William Cadenhead’s & Co.)和一些调和威士忌(Blended Whisky)品牌如坎贝尔湖(Campbeltown Loch)。

伦敦凯德汉威士忌商店外景 Bill Learmonth摄

其中成立于1842年的凯德汉,最初由乔治·邓肯(George Duncan)创立,在阿伯丁地区经营葡萄酒相关业务,之后慢慢发展涉足威士忌产业。在19世纪下半叶威士忌市场有史以来第一次的大繁荣里,众多苏格兰威士忌先行者都出身于红酒经销商,道理很简单,因为葡萄酒业可以为威士忌提供大量用以运输的橡木桶,其中凯德汉与高登&麦克菲尔(Gordon & Macphail)双雄就此成为苏格兰历史最为悠久的两家独立装瓶公司。

后由于60s经营困难,在1972年被密契尔家族收购,凯德汉便将总部迁至坎贝尔镇,与云顶蒸馏厂共用装瓶流水线,目前在伦敦、爱丁堡均有直营店。

当垆沽酒,WM

随着二十一世纪威士忌产业史无前例的增长,很多苏格兰酒厂亦开始亲自下场到个人包桶业务上,比如帝亚吉欧(Diageo)著名的原桶臻选(Casks of Distinction)系列。那个装瓶商能扛着空橡木桶去酒厂灌酒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从蒸馏厂拿到高质量的单桶也越来越难了。而背靠云顶蒸馏厂的凯德汉,常常能够通过购买和交换的方式获得多家蒸馏厂的优质原酒,无疑是有着极大的优势的。

百年前的家族酒厂历经风雨而不倒并传承至今,既是密契尔家族的幸事,亦是饮者之大幸。在世界威士忌地图中,戴夫·布鲁姆先生曾这样写道,「云顶最终能够傲立于世多年,依靠的还是自己的实力」。下期我们就为大家盘点下云顶酒厂究竟有哪些硬功夫,敬请期待。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内容页广告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