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哈尔滨雪景高清(哈尔滨雪后航拍的意外发现)

2月28日,哈尔滨大雪。雪落无声,满城寂静。

哈尔滨雪后航拍的意外发现00:0000:15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一张雪地大字:中国武汉加油,落款宋佳宇的照片,如纷纷扬扬的雪花,在网络上频繁转载。

“请帮忙寻找宋佳宇”。一时间,哈尔滨市呼兰区各大宣传群、教育群、部分街道群都在参与搜寻这个名字。两个小时后,宋佳宇终于被找到了!

宋佳宇是谁?

为什么大家都在寻找他?

这要从一张航拍图片说起。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几天前,航拍公司开始为呼兰老城区做500米高度防疫封控巡查和城市测绘、规划,28日,在呼兰区体育场中心场地上,偶然拍摄到如英国“麦圈”一样的画面:平整的积雪上写着“中国武汉加油”,落款人:宋佳宇。这幅特殊的雪中“作品”幅面达5000平方米,称得上工程浩大。

是谁在场馆封闭后,能在这里完成这样大幅作品?是怎么样一种情怀促使创作人在寒冷的天气里完成它?

起初,考虑到作品的诞生地在体育场,字体有些歪斜幼稚,呼兰区委宣传部将作者的搜寻范围定位在学生、周边居民或是可以进出场地人员。然而,寻找的结果显示,创作者不是学生,不是城市居民,而是浇筑冰场临时工人宋臣的儿子、24岁的体育场看护志愿者宋佳宇。

呼兰区方台镇农民宋臣在体育场浇冰已经6年,每年初冬,老宋都要拖着两吨重的水罐车来回洒水,浇灌冰场。每每这个时候,懂事的小宋也会来到父亲身边,帮着父亲一起拉车、除雪、浇水。

2月6日,为减少人员聚集,呼兰区文体局坚决执行区防指命令,在全市率先封闭文体公共场所。此时,已经完成浇冰合约、本可回家休息的宋家父子决定留下来,当义务看护体育场的志愿者。

2月16日,雪后初晴,冬日暖阳。在体育场内巡视的宋佳宇想到疫情,想到武汉,突然萌生雪上作“画”的冲动。

他叫上父亲,扛上雪铲,来到场地。写什么呢?父子俩一商量,就写“中国武汉加油”吧。几场大雪,冰上积雪厚达十三四厘米,每铲都有一二十斤,铲起来特别费力,小宋负责推字,老宋负责外围。担心破坏画面,小宋要不停在字上跳跃。连续挥铲五个多小时,脸颊被冻得又疼又痒,身上也被汗水浸透。即便这样,他们也没有休息,仿佛有一种力量推动着自己。

大字推完了,又在旁边写上自己的名字。小宋清楚,作为“小人物”的农民,除了他和父亲,没人知道这里曾有过这样一场“行为艺术”。

然而,一次航拍,让这部“作品”意外曝光。

谈到疫情结束的生活,老宋小宋脸上满是憧憬。宋臣将背起编织袋,继续他的装修生活:宋佳宇也将提起行李箱,开始他的打工生涯。

新闻多一“点” ❤

群力战“疫”:向“重症”发起总攻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内容页广告位一